養雞很簡單,但能不能養好則聯系的經濟贏利,這就是為什么有人養雞能致富,而有人卻養雞賠錢。尤其是飼養蛋雞,重點依托雞蛋獲取經濟效益,更要養好雞,產蛋好才能維持飼養場良好有序開展。深圳蔬菜配送今天在這里介紹10蛋雞飼養誤區,看看你有中招嗎?
1、不看行情就養雞
蛋價高就多養,低就不養或少養。近幾年行情周期難掌握,導致老經歷“失效”。應根據本場設備條件合理周轉雞群,制定飼養方案。
2、不忽視育成雞飼養
認為育成雞階段體重、均勻度不夠在開產前趕上就行是錯誤的。假如該階段飼料養分水平低,會形成骨骼發育不良,產蛋期易呈現脫肛、蛋重小、死亡率高級現象。
3、不注重預產期飼養
育成雞料過早或過晚過渡到蛋雞料,會導致初產雞腹瀉,甚至呈現癱瘓雞、薄皮蛋、沙皮蛋、軟殼蛋增多等現象。應在雞群16周齡至5%產蛋率階段使用預產料。
4、僅從外觀判斷飼料質量
只憑飼猜中白色石粒明顯就認為飼料差是錯誤的,一般濃縮猜中石粉占總量的1/4左右,在產蛋期有2/3粗石粉和1/3細石粉有利于鈣的吸收。粗蛋白含量高低是表觀,要害要看必需氨基酸含量。相同粗蛋白含量但原料不同,吸收利用率差異很大。
5、不注重飲水
常見水槽式供水,加水次數和喂料次數一樣;或有時雞發病時由于糞稀而人為限水,對雞群來說無異于落井下石。缺水嚴重影響其它養分素的消化吸收,水在所有養分素中**廉價,但又是生命之源,千萬不能少。一般夏季水料比5-6:1,其它季節2-3:1。
6、亂用抗生素
用藥應本著在查清病原的基礎上,先磺胺后抗生素、先窄譜后廣譜的準則,有的放矢。防止“半量”投藥在血液中達不到有用的滅菌濃度而產生耐藥性。治療時有一點點作用就停藥,殘余細菌導致疾病重復發作,拖長病程反而添加用藥本錢。
7、不全面分析本錢
飼養戶往往只看飼料、獸藥外表單價而忽視真實的飼養本錢。雛雞、蛋青雞階段要算成活率、均勻度、飼料、雞苗、藥、疫苗、水電、燃料費等;產蛋雞要詳細核算每公斤雞蛋本錢。飼喂價格高的飼料實踐養分濃度高、雞蛋重好、抗病力強、淘雞毛色好體重大。
8、不注重雞的篩選
對劣質雞、病弱雞、寡產雞實行“人道主義”,只會添加盛行癥傳達時機,成為發病的導火索或白吃雞,加大本錢。
9、生硬照搬防疫程序
按雞苗廠家的要求防疫并不能算錯,但**好是根據實踐并結合本地當時疾病盛行情況,科學制定防疫程序,有條件的**好根據檢測抗體水平的結果而定。
10、重治療輕防備
近幾年多發的腦脊髓炎、腎型傳支、減蛋綜合癥等疾病均與全面的村鎮信息同享防備不夠、發病時亂用藥有關。常言道:有收無收在防疫,收多收少在辦理。